南京律师 http://www.dqlawyer.com 这几天,美联储马上就要召开第三次议息会议。从现在各大专业机构的预测来看,这一轮会议的结果,十有八九,还是要加息。这也就意味着,美国目前面临的经济困局,在短期内大概率得不到扭转了。 不过美联储继续加息这件事,其实也算是“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”。说情理之中,是因为今年3月份的第二轮议息会议上,美联储公布的点阵图上,绝大部分决策者就把今年的终端落点预测放到了5%到5.75%这个区间里。3月加息之后,利率只有4.75%,所以大概率还是要继续加的。 说意料之外,是因为从美国现在的情况来看,加息会导致流动性进一步紧缩,推高市场的恐慌情绪,给本就不稳定的金融市场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,是饮鸩,但止渴的效果还很有限。 美联储 举个例子,随着本轮议息会议逐渐临近,美国之前短暂平息下来的金融风波,隐隐又出现了暴雷的迹象。最近几天,今年3月时逃过一劫的第一共和银行,股价连续腰斩。 截至4月底,已经跌到了每股2.33美元,与今年的最高价格相比,缩水了9成以上,市值蒸发超过220亿美元,基本已经挺不住了。目前,市场上普遍预测,就在最近,第一共和银行可能会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。 美国这种银行接二连三崩盘的最主要原因,就是美联储自2020年以来横冲直撞的货币政策。简单来说,就是2019年疫情全球蔓延开始,美联储为了保住光鲜亮丽的经济数字,疯狂放水。 第一共和银行 这些“水”,有很大一部分都流到了当时的银行。这些银行想要拿出去投资,但全球经济比较疲软,前景也不明朗,所以最后,他们不少都选择了购买在当时看来“风险比较低”的投资产品——美债。 结果没想到,从去年开始,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,连续十次加息,最夸张的时候一次性加息75个基点,导致这些银行之前低利率时买的美债“砸”在手里了。这些低利率的美债放在市场上,大家都嫌弃它收益率低,没人买。 银行手里的这些美债卖不出去、换不来现金,储户来提现的时候就取不出钱。这样的消息一传十,十传百,大家都害怕自己的钱被银行吞了,所以就马不停蹄跑到银行来提取存款,但问题就是这些银行已经没有现金了,最后就必然会暴雷破产,而且这个趋势目前来看并没有停止的迹象。 美联储主席 面对自己一手造成的危机,美联储是出手“打补丁”的操作也非常令人迷惑。今年3月,硅谷银行暴雷的时候,美联储的救市对策让人目瞪口呆:简单来说,它没有给银行业拆弹,反而进一步加杠杆埋雷。那段时间,美联储宣布,要定向给面临流动性问题的提供3个月到1年不等的“高利贷“。 短期内,美国银行通过“借新还旧”,确实能够得到现金,把挤兑风波糊弄过去。但是,就像网贷一样,这种做法只是拖延了暴雷的时间,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等到“三月之期”一过银行到了还款时间,埋的雷该炸还得炸。 这一点,从现在第一共和银行的表现也能看出来。相比于硅谷银行,在美国金融系统的生态位中,作为重要的地方银行,第一共和算是处于食物链的中上层,资产规模全美排名在15名以内。 美金融危机 说白了,现在美国整个金融系统正处在一个抱着金融炸弹“击鼓传花”的阶段,第一共和银行撑不住了,再过几个月,可能还会有更大的。这件事,但凡有点金融常识的人都能分析出来,美联储一群专家学者不可能不知道。 那么,为什么这批人还要坚持加息保利率呢?答案很简单,就是现在的美联储,已经“赌鬼”附身了。美联储的想法很可能是,美国现在的金融问题,已经成了死局,根本没办法解决,只有赌一把,从外部吸血,才能填上窟窿。 欧洲、日本、韩国,这三家只要有任意一家在今年美国提高债务上限、发新债之前倒下,美联储就能获得喘息的机会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美联储现在不断放鹰,其实算是一种舆论战,是一场“预先张扬的谋杀”。 美债爆雷 它不需要解决自己的问题,只要另外几家环境比它还烂,那几家的投资和产业就可能流到美国给它救命。这种行为跟二战时期日本的“赌国运”很像,都是在把自己逼得走投无路之后,就赌上所有筹码“乾坤一掷”,赢了就满血复活,输了就永世不得翻身。 这种经济危机几乎已经成为了美国一直挂在嘴边的“新自由主义市场经济”所包含的一种规律了,而且每次一出事美国必须从外界“输血”,上一次也就是2008年金融危机也是这样的,我国出手相助,才让美国得以活到现在,我们自己也获得了继续韬光养晦的战略机遇期。 但现在不一样了,不光是中国,世界各国都不愿意继续为美国“输血”。所以,美国必须要展开一场“谋杀”。美联储原本的首要“谋杀”对象,是欧洲。但在经济上,今年以来,欧洲央行的态度很硬。 欧洲央行 一直紧跟美联储加息的步伐,就算自家银行和美国一起扎堆暴雷,也不让美国好过。目前,欧洲央行已经放风,美联储5月的议息会议之后,欧洲央行大概率也要加息25个基点,也就是说,美国这一轮想要吸欧洲,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。 认识到这点之后,现在,美联储的首要收割对象,大概率已经变成了日韩,尤其是韩国。今年以来,受困于持续了一年以上的高利率政策,以及出口的持续低迷,韩国国内的楼市泡沫已经被戳破了,房地产市场暴跌。 尹锡悦访问美国,本来想“讨”到一些半导体出口的优惠政策,拯救一下韩国的制造业,结果空手而归,韩国制造业被美国捆死手脚,基本已成定局。 韩国半导体工业 在这样的“双面夹击”下,最近几个月,韩国市场上的美元,很可能会大规模外逃,成为世界几个主要经济体之中第一个真正陷入全面金融危机的国家。如果这种情况出现,那么美联储大概率就“赌”赢了。 当然,现在韩国还只是站在危机边缘,距离暴雷还有一小段距离。美联储这一场豪赌,能不能“落袋为安”,还要看欧洲、日本、韩国的挣扎力度有多大了。 现在,欧洲央行基本上已经和美联储“撕破脸”了,韩国看起来没什么还手之力,但考虑到韩国政治的特色,以及朝鲜半岛的特殊战略环境,会不会出现一些“盘外招”,也很值得大家进一步观察。 韩国总统 今年下半年,国际金融市场的博弈,一定会变得非常精彩。随着美国吃相越来越难看,美西方内部,很可能会出现“狗咬狗”的精彩大戏,非常值得期待。 不过,俗话说得好,久赌必输。美联储就算这一局赌赢了,勉强度过了难关,但一个韩国,很明显填不满美国的肚子。耶伦之前放话,要在10年内把美债上限提高到51万亿美元,比现在的美债上限多出了20万亿,但这样的大窟窿谁都填不满,所以美国的衰退风险,必然会持续存在。 现在,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和“网红”已经跳出来唱衰美国经济和美元霸权。最近一周内,美国已经有多家经济机构出面向市场吹风,称美国经济大概率会面临“温和衰退”。 拜登 知名“网红”马斯克的态度更激进,说美国已经进入了温和衰退,如果美联储不愿意放弃高位利率,那么接下来还可能会迎来“严重衰退”。印度知名银行家则抨击称美联储正在把美元打造成“金融恐怖分子”。 众所周知,玩金融,很大程度上,就是玩“预期”。地缘政治中有个术语,叫做“自我实现预言”,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在金融市场上,这个说法也成立。 在全球市场普遍对美国的经济前景和金融风险不乐观的当下,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逃离美元,让美联储身上背的雷越来越大,迟早会被炸死。美联储能拖得一时,却拖不了一世。 ![]() |
![]() 鲜花 |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